轻医美已逐渐成为中国医美市场的重要增量。
业务层面,光电注射类项目因风险低、起效快、受众广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市场层面,轻医美品牌、皮肤专科遍地开花。据相关数据统计,近两年,非手术类的市场占比已远超手术,稳定在了65%-70%左右 [1]。
每一个领域的快速崛起,都很难在短期内给出定义。对于轻医美,大众普遍愿意将其比喻为“比医美安全比生美效果好”,由此也可看出,轻医美更多是医美与生美的融合,更轻的治疗手段、更轻的决策周期、更轻的经营成本和更高的复购率。
与此同时,不断上涨的红利也创造出了多个市场热门项目,水光针、热玛吉、M22等一度成为各大机构的品项。而伴随行业成熟度及新入局者的增多,问题也在逐渐显现。
一方面,受监管影响,长期占据各大平台销量榜前列的水光针面临合规使用压力;另一方面,年轻消费群体的快速涌入,精细化个性化治疗需求的增加,同时伴随市场竞争的加剧,机构老客户留存、医生技术创新,都是摆在轻医美面前的挑战。
那么,安全有效前提下技术的突破口在哪里?适应监管大趋,美塑疗法是否存在更多创新可能?面对终端多元需求机构如何更好应对?品项联合创新能解决纳新和留存问题吗?我们希望借今天的内容,探寻可能的方向。
轻医美的走红与美塑产品线丰富不无关系。
2015年前后,市场中主打补水、修复概念的“水光针”、“美塑疗法”声势渐起,此后,国产产品大举入市,于是,以注射微整为代表的轻医美在过去几年间成为了医美行业发展最快的板块。
依据媒体口径,以2020年皮肤管理订单量为100基数,2020年的水光针订单量相比2018年上升了465%[2]。效果快、成本低、风险小,侧面代表着更短的消费决策路径和更高的复购率,供需双方的“低投高产”进一步吸引了众多从业者的进入。
我们看到,最近两年除轻医美诊所遍地开花外,几乎每个传统医美机构都在新增皮肤科室用以吸纳和承接非手术用户需求。在去年新氧的一份趋势报告中也可以看出,2021年6月,清洁祛痘消费规模环比5月增长超过19%;美白嫩肤类项目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00%,光子嫩肤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占比近75%。
如果只看数据会是一片欣欣向荣,但在数据背后,消费需求更迭、产品增加与机构间同质化竞争的加剧,都在让轻医美变得越来越不轻松。
从单纯只想打一支玻尿酸,做一次光电射频项目,到要综合抗衰、要美白嫩肤、要祛痘,轻医美消费人群的需求正在变得越来越细化,更多个性与多元的需求也由此诞生。对于机构而言,单一的治疗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当下消费群体的需求,技术创新、联合治疗,甚至是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已经成为了未来机构的核心拉力。
同时,年初的一则标志性事件也将这一矛盾进一步加深。3月,国家药监局明确规定“注射用透明质酸溶液”按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表面看,监管短板补齐有利于行业长续健康发展,但政策背面却也存在着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现实——作为占据一家机构半壁江山的美塑治疗,从严格意义上讲将无合规产品可用。
而另一个现实是,已经受到过美塑市场教育的消费者已经形成了使用依赖,面对不容乐观的情况,市场也在呼唤技术与经营创新。
从变化中尝试寻找解决方案往往是最简单的。
我们看到,美塑作为轻医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不是“打针”的代名词。以皮肤治疗为例,美塑可以成为贯穿项目治疗始终的重要方式。比如,生美长久依赖沿用的治疗前预护理,医美/轻医美常用在治疗中增加效果的项目叠加,治疗后的修护维养。美塑联合创新与消费者需求的综合价值和机构追求的降本增效高度契合。因此,顺应市场趋势与监管环境的美塑创新应用在此刻就变得至关重要。
基于此,美沃斯将联合FILLMED菲欧曼共同举办《“轻”启医美未来时代暨美塑N+1创新疗法发布会》。届时,会议将邀请多位国际及国内皮肤领域临床专家与业内专业人士,共同探讨美塑创新疗法的科学安全、有效性,并就轻医美发展规律与机构经营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些人会好奇,为什么是FILLMED菲欧曼?
在中国医美市场提到“美塑疗法”,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NCTF®。作为该领域的标杆产品,NCTF®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在尝试探索更多美塑联合应用的新场景。通过美塑国际大师班、FILLMED X医美创新风尚大赛等平台,向行业普及美塑技术及联合应用的规范实操教学,从技术视角研究“+NCTF®”在年轻化层面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多维创新计划,从机构运营层面解读差异化品项策略。依托核心产品NCTF®,FILLMED菲欧曼在不断提升皮肤科在大医美领域的地位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