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全国摘星了!
今天下午,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消息,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这也就意味着,以是否带星作为出行门槛的评判标准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全国畅行即将到来。
不管是对医美还是其他行业而言,这都是一个异常积极的信号。
6月1日,上海宣布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那一刻,上海吹响了有序复工的号角,但是距离跨省自由出行仍有阻碍。此后,北京、南京陆续挂星,一颗小小的星星不仅成为了亲朋见面的阻隔,还成为了业务畅通的鸿沟。
而此刻,这一切都即将结束。摘星,将撬动全国经济大盘复苏的引擎,也将提振整体医美市场的信心。阻碍剔除,河流贯通,喊了三年的一切如常不远了。
这三年,产业的苦难太多,以至于医美一直在等待着戈多的到来。今天,他或许真的来了。
金融市场往往是最先嗅到空气中弥漫的丝丝甜味的。今日下午,医美概念股两市指数齐齐上涨,剔除震荡影响外,整体市场依然展现出了强劲的涨幅态势。
当美好效应逐渐恢复,人们都会回来的。
很多人说,历经三年动荡,大家逐渐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驱动医美长盛的不是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影响,而是产业的高成长性。虽然,这三年磕磕绊绊但我们依然保持着较为可观的年复合增长率。你看,市场的韧性仍在,只要远离危险边界,产业就会活过来。
生机和根基仍在,产业就很容易找到确定性。
医美“全民级消费”属性仍在。
这里有一组数据。韩国、美国、日本医美渗透率分别为20.5%、16.6%和11.0%,而中国大陆仅为3.6%,还有至少3-5倍的增长空间。同时,从每千人诊疗次数来看,2018中国为14.8次,仅为韩国的1/6。
上游光电注射等微整产品的加速入市,正好与年轻消费人群狭路相逢,于是,轻医美成为了最近两年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从另一个层面看,低消高复购的领域有着与“自传播”高度契合的基因,轻医美也就自然会成为加速医美渗透的“助燃剂”。
连锁品牌的永续性仍在。
我们今年接触到了大量的新锐品牌,轻体量的全国连锁,它们在细分领域展现出的高成长性均来自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组织力,跳过了传统连锁标准化复制的难题。
在疫情反复、合规成本上升的前提下,仍然表现出了强劲的业绩韧性,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向性——商业模型和长期逻辑仍然成立。
专业人才的机会价值仍在。
医美,是一个高度依赖人的行当。过去,产业中最匮乏的人才是医生,因为民营医疗的快速发展与人才供给的高度不平衡,造成了整体市场医生的缺位。而随着互联网的渗透和整个市场环境的改变,专业运营人才、美学设计师都将成为下一个大的人才缺口。
机构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的壁垒。手术质量依赖医生,运营成效依赖运营人员,服务专业度依赖美学设计师。而行业此前并没有成熟的此类人才成长路径,伴随终端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专业”会成为人才市场的通用名片。
这一切都是行业的确定性,确定性代表着希望,而不断的成长则是托举希望的双手。
2022年7月15至17日,我们会在老地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今年的第一场美沃斯大会。作为本年度行业内的第一场峰会,我们诚意满满,内容的打磨和沉淀历经了四个月,300多个课题融合了整形外科、皮肤科、注射微整、私密、解剖、运营管理、轻医美、标准化、抗衰老和新材料新技术等等。